為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國科會延續2017年開辦的「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推動「X Talent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選派專業人才赴海外高科技企業、新創公司及知名學研機構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案合作研習。
身為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深知台灣生技人才極具國際競爭力,於是積極與美國波士頓總部橋接LEAP / X Talent合作計劃。8年來從計劃培訓的輝瑞學員,不僅接力彌補學術研究與新藥研發及臨床試驗的斷層,也靈活鏈結海外社群資源,相繼開拓生技創業新契機。
參與LEAP / X Talent計劃並推動台灣博士後研究員至美國總部培訓,輝瑞台灣花費不少心力橋接,也在合作後讓人驚艷專業人才的高度實力。輝瑞研發部亞洲非洲中東區臨床試驗中心暨研究營運管理執行總監李宜珊表示,LEAP計劃設計相當縝密,主辦的科技部(現為國科會)開辦前先至輝瑞波士頓總部拜訪,並舉辦媒合會讓博士生與企業互相了解。
傳承與創新,製造機會點擴展職涯舞台
當時輝瑞美國實驗室主持人與輝瑞台灣一致認同台灣人才潛能無限,台美兩地同仁除了自身繁忙的工作以外,還主動準備資料送呈總部主管並設計最適合的培訓方案,在不遺餘力、排除萬難爭取的背後,動員者全憑一顆最純粹的初心-愛台灣。
參與LEAP / X Talent計劃的學員表現都很出色,令人印象深刻。重視人才發展的輝瑞也因此積極參與LEAP / X Talent計畫,希望每年都能招募優秀台灣製藥人才來總部協助新藥研發。
2020年加入輝瑞,現任波士頓總部計畫主持人的鄭永志表示,LEAP / X Talent計畫促進台美產學界的雙贏合作。在甄選人才時,他會針對輝瑞藥物研發組合相關的專業能力,也會審視申請者的學習計劃,另外特別著重溝通與表達能力。身為LEAP / X Talent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擔任學員導師(mentor)提供全方位協助。
新藥開發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不可能短短一年之內讓學員參與藥物開發所有階段,但是輝瑞仍致力於提供多元參與機會,讓學員盡量能跨部門、跨國界累積實習經驗、實現精實成長,同時培育多樣化人才,實踐永續經營的目標。
2024年底才到波士頓報到的吳畇芸分享,她在學期間就密切關注本計劃,對剛畢業的博士生而言,即使論文表現不俗,來到特別是像輝瑞這樣的大型藥廠歷練,仍然存在一道高牆,而X Talent提供了一條捷徑。她發現大藥廠分工精細,即使只負責某一小塊工作領域,也要參與各部門的討論,大家各司其職、更有效率地完成計劃。
輝瑞獨特的提案文化也讓她印象深刻,好比實驗設計不會鉅細靡遺地指示步驟,而是提供大方向,引導發想與碰撞思維。「譬如以爬玉山為目標,我會先列出十種交通方式,再跟我的leader提案,共同篩選出最適當的攻頂路徑。」她更銘記鄭永志的叮嚀:「在各領域累積的經驗,都要帶回台灣傳承。」
李宜珊提醒,生技產業的思維皆以全球為出發點,再加上擁抱創新、提倡醫療平權,所以輝瑞組織變動非常快速。她有感而發地說:「我永遠記得在我剛加入輝瑞的時候,一位主管告訴我『The beauty in Pfizer is people』,在輝瑞真的可以遇見各式各樣的貴人,也真的會改變我們的一生。」未來輝瑞台灣將持續培育頂尖生技人才,並號召國人佈局更多有吸引力的機會點,讓人才在對的契機,逐一站上能施展長才的舞台。
more >>面對全球環境急遽改變、科技不斷進步,臺灣必須快速因應,培養具有前瞻技術與國際商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進入國內產業,協助企業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國科會推出的「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為有熱忱加速臺灣產業創新發展的高階人才,提供前往海外企業進修的機會,自2017年執行迄今,與超過500家國際公司合作,提供上千個前瞻研發及新創相關職缺,選送187位前瞻科技人才出國研習。
近幾年,這些選送人才優異的海外研習表現,在研習結束返國後,大多任職於國內前瞻企業與研究機構,並擔任中高階主管或鏈結國際市場的合作窗口,並吸引了如全球最大廣告內容平台Taboola,與全球抗體供應商龍頭Biolegend等國際企業在臺設立研發中心與分公司,看中的就是台灣人才的潛力。
國科會為因應美中貿易戰、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轉型及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延續LEAP計畫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的精神,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含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等六大領域),將LEAP升級為「 X Talent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繼續選送臺灣產學創新種子人才,赴海外研習;除希望透過種子人才學成後返國,能協助產業創新布局及發展,更希望讓臺灣在擴張全球科技市場版圖之際,能夠精準掌握先機,成為未來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LEAP學員在海外的研習生活、收穫與他們的現況,國科會舉辦一場「主動應變的韌性──LEAP x X TALENT 成果分享暨交流會」,邀請4位曾經參加LEAP計畫的前瞻科技人才...
他們分享了在海外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運用研習經驗,促進後續職涯發展。
海外企業研習 提升職涯競爭力
赴海外前瞻企業研習,可以提升前瞻技術創新的能力、累積國際職場的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的視野。
擁有資訊工程博士學歷,在資訊科技公司任職的巫孟倫認為,若要長久在資訊服務業耕耘,就需要不斷精進專業能力,而海外研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分別在免疫與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的化工博士林修兆,希冀自己所學,能為產業所用,一直尋找前往海外公司研習的機會,來提升自己的研究實力。
歐美國家藥物的研究發展因產業的規模與發展歷史較為悠久,是相對較具優勢的。因此,醫學工程博士李聖典赴美研習,在深入領先全球的抗體連結細胞研究後,拉近了自己與藥物市場需求的距離。矢志找出癌症治療方法的生命科學博士徐祥恩,則是到美國頂尖的藥廠實驗室,磨練高階質譜儀的操作等相關技術。
這4位各有專攻的人才受到LEAP計畫的協助,進入美國公司研習,開啟海外職涯新挑戰。他們在一年的時間內,學習新技術、取得最新資訊,以及認識、經營產業人脈,接著在結束計畫後,將創新能量與技術帶回台灣,以促進台灣產業升級。 背水一戰 一搏最佳表現
然而,前往異鄉工作研習需要過人的勇氣與毅力,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並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巫孟倫在進入全球最大內容推薦平台Taboola時,曾因語言障礙而感到困惑,但他不放棄,積極利用通勤時間提升英文能力,最終成功適應全英文的工作環境,並提高了專業能力。
徐祥恩則在第二次申請LEAP計畫後,成功赴美研習。他進入AstraZeneca公司,並在語言與文化適應的挑戰中,決心快速學習並提升自我,成功打破了語言隔閡,獲得主管的肯定。
李聖典在研習過程中,專注於建立抗體篩選平台,並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獲得了主管的高度評價,並推薦他返回台灣後繼續藥物研究工作。
林修兆則分享了自己在美國企業的經驗,指出美國職場對員工的期許比較高,要求員工不僅要積極表現,還要學會適時與同事和主管溝通。這讓他時刻提醒自己謹慎安排工作並提高溝通技巧。
LEAP計畫辦理範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及洛杉磯地區有許多合作之國際大廠,也有許多具高度潛力之新創企業,計畫執行多年,已經於加州地區建立相當之人脈網路及產業聚落。加州矽谷為創新創業推動翹楚,而加州洛杉磯亦成為新創重要的啟動基地;以美國矽谷為例,全球超過四成以上的創投資金彙集在此,又有多間加速器在此運作,與創投共同投資及開發案源,加上頂尖大學及知名企業的投入,大幅提升新創公司的培育速度,也極受到國際關注。
【上圖】科政中心同仁至洛杉磯南一中、南女中校友餐會推廣LEAP計畫
此次由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偕同LEAP計畫辦公司同仁進行參訪,此行不僅訪視南、北加共12家研習機構,與訪談16人學員,更串聯洛杉磯商會、洛杉磯青商會、大洛杉磯商會總會、灣區台灣生物科技協會(BATBA)、華人生物科技協會(CBA),參與當地鏈結活動4場,取得10多家潛在可能合作研習機構的資訊,相當有利於LEAP計畫招商,且此次參加洛杉磯南一中、南女中校友年度餐會推廣LEAP計畫,意外鏈結許多商會與公司,也讓在地華僑認識機會科技部LEAP計畫,並曝光於當地媒體,同時此行也協助科技部於柏克萊加速器SKYDECK組舉辦當地學員與業師、學者及投入新創人士座談,並拜訪史丹佛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以及美國洛杉磯波音公司、奇點大學等創新產業以及知名學研機構,討論未來各種創新創業人才培於合作項目的可能。
【上圖】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右)與SKYDECK執行長Caroline Winnett合影
此外,透過此次訪談也發現多數在研習機構中具有正面評價的學員,其心態是較積極的,無論是在遇到問題、遇到不清楚的工作任務或挑戰,會先主動溝通、提出解決方法,並友善同事,且因其友善獲得更多公司同事的支援與協助。對學員而言,具有正面評價之研習機構,大多數是直屬主管對於學員研習狀態有彈性的調整與主動回饋,以及公司內部對於學員的工作任務採開放性的溝通與整合。因此,對於LEAP學員研習之旅,無論是研習機構或是學員本身,無論在何種狀況下,主動積極溝通會是營造研習環境最好的方式之一。
【上圖】 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左二)偕同LEAP計畫辦公室同仁訪視Taboola 與公司主管和LEAP學員合照
由科技部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之「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以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戰略思考的創新創業種子人才為目標,選送博士級高階人才前往海外高科技企業及知名學研機構接受為期一年的創新科技培訓。本屆(109年第一梯次)LEAP計畫共有58名博士級高階人才通過初選,為使即將派赴海外之人才能迅速掌握海外研習要領,LEAP計畫特於11月9日、16日及17日舉辦「躍升培訓營」,除提供學員創新技能及以英文自我行銷的培訓外,也透過各種團隊合作活動,建立學員間的默契與友誼,以期於未來海外研習時形成互助網絡。
【上圖】躍升培訓營開幕式貴賓留影,左起Skymizer唐文力執行長科技部產學司邱求慧司長、國研院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SparkLabs_Taipei邱彥錡共同創辦人
本次「躍升培訓營」邀請了重量級業師-SparkLabs Taipei 共同創辦人邱彥錡先生,以及Skymizer的CEO唐文力先生等國內新創界知名人士,舉行專題講座。邱彥錡先生曾任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策略顧問、Gogolook營運長、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擁有豐沛的國際級業界資歷,現致力於創新創業教育之推廣。唐文力先生是國際級的編譯器優化和虛擬機設計專家,於2013年創辦了專業編譯器公司Skymizer,近期亦投入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
邱彥錡先生以「成為國際市場中搶手的創新創業人才」為題,分享其從任職海外企業到投入創新創業之經歷,鼓勵LEAP計畫學員不要自我設限,放膽把握機會甚至創造機會,不斷朝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唐文力先生則以「創業維艱-一點叮嚀與提醒」為題,分享其創業歷程中曾遭遇的艱辛與風險,勉勵學員在投身科技創新事業時,需保持堅毅的決心與清醒敏銳的洞察力,方能順利突破創新路途上的每一道難關。
【上圖】SparkLabs_Taipei邱彥錡共同創辦人演講,講題「成為國際市場中搶手的創新創業人才」
此外,本次「躍升培訓營」也邀請到許琇娟、張辰豪、林宏諭、曹郁欣等四位LEAP計畫第二屆已結訓返台的學員前來分享海外研習經驗。透過學長姐的經驗分享,幫助學員們了解未來於海外研習時,除應致力於科技創新工作爭取表現外,亦應積極連結人脈,並參與跨領域交流活動,方能使海外研習效益最大化。
科技部產學司邱求慧司長致詞時表示,科技部陳良基部長甫上任時,有鑑於國內博士級人才與國際科技產業的連結不足,因此大力推動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過往幾屆LEAP計畫的學長姊已有許多優秀的表現,不但深受海外企業的肯定,返國後也進入科技產業擔任高管或自行創業成功。他希望這屆的學員也能以台灣代表隊的心態自我期許,好好掌握住這個挑戰自我、改變自我的機會。
本梯次LEAP計畫學員將在營隊活動結束後,陸續與計畫合作機構展開媒合,並預計於2020年1月進行最終選拔、5月起赴海外研習。本梯次合作機構以大數據資料庫、人工智慧與生醫產業等熱門領域為主,研習地點包括美國、法國與以色列等共計41家企業,並涵蓋Microsoft、NVIDIA、Taboola、Applied Materials、Pfizer、Genentech等國際知名企業。
【上圖】科技部產學司邱求慧司長致詞
此外,LEAP計畫另設有學研組,本次亦同步遴選學研人才赴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麻省總醫院等知名學研機構研習。
「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自2017年開辦以來,已選送5屆共152名高階人才赴國外培訓,近期已陸續有學員返國進入高科技業界工作或投入科技創業,為我國科技產業埋下創新的種子。科技部期望透過「博士創新之星」計畫的持續推動,為台灣產業開啟躍升大門,全力衝刺帶動下一波創新產業的浪潮。
博士創業之星計畫(LEAP)自2017年起每年選送學員赴海外研習技術創新及商業經營管理,幫助臺灣高階創新研發人才突破自我、累積海外產業實務經驗,同時啟動與美國知名企業、新創公司、創投機構之合作關係,期望學習海外產業創新及經營策略以培養國際級高階專業人才、活化臺灣產業能量並建立我國在國際上產業創新趨勢與人脈資源之連結。
【上圖】參訪西雅圖Microsoft總部與研習學員合影
LEAP計畫合作研習機構近年來從加州矽谷地區,日漸拓展至西雅圖、東岸華盛頓特區及波士頓等新創活動力強、產業群聚效益高的地區。以西雅圖及波士頓為例,西雅圖除知名企業Amazon、Google、Microsoft於此地設立總部或辦公室外,近年來更發展新創能力,被譽為「第二個矽谷」;波士頓擁有多個美國知名學府及歷史政經優勢,透過穩固的產學合作關係形成當今重要研發聚落。康橋市的Kendall Square地區更結合MassChallenge, 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 Techstars等創新基地或加速器,推動建立生技創業聚落。在2017年美國商會(United States Chamber of Commerce)最新公布排名中,波士頓已連續兩年超越美國矽谷灣區,成為新一代最佳創業城市。
【上圖】與華盛頓AstraZeneca主管及研習學員合影
此次LEAP計畫辦公室前往西雅圖Microsoft、馬里蘭州AstraZeneca、H2O Clinical 及位於波士頓的Pfizer、BioLegend、MIT及MGH等研習機構訪視研習中學員及所屬主管。主管對於學員的工作態度多讚賞有加,也特別分享對LEAP計畫的期待與未來合作規劃,並提及臺灣人才在技術及專業知識之優秀表現,因此研習階段性任務以提升學員於研發成果商業化及產業鏈經營實務經驗為目標。
學員們也與計畫辦公室分享參與LEAP計畫赴海外研習後的觀察與感想,並提到研習起訓後最先面對的是語言及文化上的衝擊,大約需要三個月才比較能融入同事與當地社群;LEAP計畫對於想要從學界轉到業界、有志從事研發工作的人而言,能在短時間內拓展眼界並累積國外業界實務經驗是很好的機會。
【上圖】與波士頓BioLegend主管及研習學員合影